为了初步探讨新生儿出生后第1天和第3天肠道微生态中菌群分布的特点,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丁溢芳, 肖玲莉, 郭佳林, 等人选取2016年6月15日至2016年8月3日在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出生的50例单胎、健康新生儿为研究对象。采集新生儿粪便样本,按采集时间分为第1天(记为D1)组和第3天(D3)组,每组各50个。使用Illumina NexSeq高通量测序技术,对样本中所有细菌的16S rRNA基因的V4+V5区进行DNA测序,获得肠道菌群结构数据。
结果发现:100个粪便样本共检测到门25个,科119个,属227个,种159个。2组粪便样本中主要的门均为变形菌门、厚壁菌门、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。与D1组相比,D3组中厚壁菌门、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呈上升趋势(分别为0.27±0.03与0.41±0.05、0.07±0.01与0.09±0.03),放线菌门呈下降趋势(0.10±0.01与0.01±0.00),变形菌门变化不大(0.51±0.03与0.49±0.05)。2组的厚壁菌门、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比较,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(q值均为-0.01,P值均<0.05)。2组粪便样本中相对丰度前10的共有科为肠杆菌科、葡萄球菌科、肠球菌科、链球菌科和毛螺菌科。与D1组相比,D3组中肠杆菌科、葡萄球菌科、肠球菌科、链球菌科的相对丰度呈上升趋势(分别为0.25±0.02与0.46±0.06、0.07±0.02与0.12±0.03、0.04±0.02与0.10±0.04、0.03±0.02与0.06±0.01),毛螺菌科呈下降趋势(0.03±0.01与0.02±0.02)。2组中只有肠杆菌科相对丰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q=0.00,P<0.05)。2组粪便样本中相对丰度前10的共有属为葡萄球菌属、肠球菌属、链球菌属、拟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。与D1组相比,D3组中寡养单胞菌属、丙酸杆菌属、不动杆菌属、芽孢杆菌属、鞘氨醇单胞菌属等需氧或兼性厌氧菌的相对丰度降低(分别为0.07±0.02与0.00±0.00、0.06±0.01与0.00±0.00、0.03±0.01与0.00±0.00、0.02±0.01与0.00±0.00、0.02±0.00与0.00±0.00,q值均为0.00,P值均<0.05),拟杆菌属、韦荣球菌属、副拟杆菌属等厌氧菌的相对丰度升高(分别为0.01±0.00与0.08±0.03、0.00±0.00与0.03±0.02、0.00±0.00与0.01±0.00,q值分别为0.01、0.01及0.00,P值均<0.05)。
2组中相对丰度最高的菌种均为大肠埃希菌,均可见少量的加氏乳杆菌、动物乳杆菌和两岐双歧杆菌。生后第1天的粪便样本,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亚组和剖宫产亚组。2个亚组中相对丰度最高的属均为葡萄球菌属,其次为寡养单胞菌属。生后第3天粪便样本,按分娩方式和喂养方式分为阴道分娩+非纯母乳喂养亚组、阴道分娩+纯母乳喂养亚组、剖宫产+非纯母乳喂养亚组和剖宫产+纯母乳喂养亚组。其中,剖宫产+纯母乳喂养亚组以葡萄球菌属为绝对优势菌,与其他3个亚组(均以肠球菌属、拟杆菌属、链球菌属、葡萄球菌属为主要优势菌属)不同;而双歧杆菌属及Subdoligranulum仅出现在阴道分娩的新生儿粪便样本。
胎粪并非无菌,且生后3 d内的粪便虽然菌群构成不同,但有共有优势菌。同时,与生后第1天相比,生后第3天需氧或兼性厌氧菌的相对丰度逐渐下降,而厌氧菌的相对丰度逐渐上升。(生物谷Bioon.com)
小编推荐会议 2020(第六届)肠道微生态与健康国际研讨会
http://meeting.bioon.com/2020MicIntestin?__token=liaodefeng